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贲腾通讯员郑彤许雅芳
芒种至,麦飘香。南通主城北翼,风中尽是收获的味道。由春入夏,经大自然妙笔“调色”,崇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色彩饱和度达到一年中的峰值——西片粮田,金色麦浪涌动;东片果蔬,跃动缤纷色彩;南片林地,翠色摇曳生姿。
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年起,南通统筹主城区十分之一面积土地,先后投入80亿元,耗时3年建成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万顷良田工程。主城区如何种好“一亩田”?记者走进地头一探究竟。
风吹麦浪好“丰”光
“三夏”农忙,风吹麦浪好“丰”光。
进入二季度,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心沙分公司生产区主任孙志华心里只有小麦,几乎每天都往田里跑,天气热一度、湿一度都牵动着他的神经。“今年气候相对稳定,虽然渍害、赤霉病都没发生,但冬季积温不足、阴雨偏多,亩产大概斤小麦,基本跟去年持平,第一关算过了!”临近收获期,老孙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丰产看天更看地。年景好时,当地小麦、水稻亩产分别可达斤、斤。但好成绩并非一日练成。“万顷良田”总面积24平方公里(3.6万亩),大片区域由农村宅基地搬迁而来,涉及11个村近户居民,共拆旧、复垦土地亩,耕作层普遍较薄,就耕地而言,略显年轻。“好地是养出来的!”孙志华介绍,经过多年秸秆还田、施加有机肥,地力逐年增长,如今耕作层已普遍增厚至15至20厘米,成为名副其实的“良田”。
第二关——快收。5月26日,陈桥街道片区麦田里,15台收割机自由驰骋,每天掠过多亩地,将上千吨小麦收入囊中。经土地平整,“万顷良田”稻麦轮作区地块集中连片,田头最宽处近60米,为大型农机施展身手提供了宽广“舞台”,也为抢收、快收创造有利条件,机械化率达%。
第三关——烘干。5月下旬以来,南通顺捷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16台3层楼高的大型低温烘干机就开启“加班模式”,24小时连轴运转,每天“吃进”万斤湿麦,“吐出”万斤干麦。“全区1.5万亩小麦都在我这儿烘干,责任重大!”顺捷农业是“万顷良田”唯一拥有大型烘干设备的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施国庆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协调运输车队及时运进运出,安排工人做好设备运行管理,确保颗粒归仓、不误农时,站好丰产丰收“最后一道岗”。
稳产高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大田还得大户种。”崇川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杜瑞山说,崇川区携手“国字号”企业苏垦农发以及少数种粮大户,共同种好主城区“一亩田”,形成规模效益,稳产高产更有保证。当前,“万顷良田”正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通过接入物联网、新建泵站、配套智能灌溉系统等,进一步统一地势高差、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力争明年底前建成南通乃至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黄金地段产“黄金”
种好粮田仅是崇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本功。主城区寸土寸金,种好“一亩田”,难点在于如何让“黄金地段”产出“黄金效益”,在“土地生金”中实现乡村振兴美丽蝶变。
5月底,位于陈桥街道育爱村的葡藤匠人家庭农场,22亩大棚里黄豆粒大小的葡萄幼果已挂满枝头。“长大后个头大不大、甜度高不高、穗型好不好就看现在功夫下得到不到位。”农场主傅昭贺忙碌穿行于葡萄架下,精心为每串葡萄疏果修枝,“个大、味甜、穗型好,品质高才能卖出好价钱。”傅昭贺对自己的手艺信心十足,妮娜女王、香映晴王等精品葡萄今年产量有望超8万斤,加上观光采摘收入,亩均产出逾10万元。
“葡萄经济效益较高,是全村富民增收的‘第一作物’。”陈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顾红菊介绍,育爱村已形成亩水果大棚种植规模,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余亩,水果种植业年产值超0万元。放眼“万顷良田”东片,果蔬基地目前拥有单体大棚亩、智能温室亩,全年蔬果产量余吨、净菜余吨,收获更多“黄金效益”。
产粮区也不甘示弱,一场“黄金计划”抓紧酝酿。“今年秋收结束,市民们就能第一时间吃到万顷良田种出的新米。”施国庆指着烘干区隔壁一间占地1平方米的仓库告诉记者,公司与当地仁和社区联手,成功注册本地“葆仁”品牌和地理标志商标,投入万元打造崇川首条粮油加工线,色选机、码垛机器人、真空包装等全自动智能设备已“在路上”,今年10月达产,初期将实现日产吨大米产能,提高主城区粮食自给率,加码粮食安全,经济效益有望翻番。
种好“一亩田”,也要栽好“一片林”。林地约占“万顷良田”面积三分之一,栽有苗木近60万株,相当于长出万亩森林。“森林有了,自然想到能不能请来一些动物。”南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科科长吴嘉奇介绍,年,崇川区引进的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开门迎客。项目占地余亩、总投资约8亿元,坐拥大熊猫、金丝猴、金毛羚牛、朱鹮等“四大国宝”,野生动物余种、两万多头(只),已发展成长三角地区规模、知名度不输上海野生动物园的新晋“网红景点”,全年实现门票、住宿等收入近3亿元。
都市田园“种”乡愁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种地多么不容易,大家都体会到了吗……”端午假期,一批又一批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南通都市农业公园核心区,参加“一亩麦田”农事体验活动。
卷裤腿、下麦田,挥镰刀、割麦子,看大农机田间驰骋、无人机空投播种……今年7岁的季子涵小朋友第一次体会到农事的辛苦与奇妙。“大人们现在对农业都不太了解,更别说孩子了。”家长季明说,家门口“一亩田”刚好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
农业是本、土地是根,农村有都市人向往的生活。城市里的“一亩田”既保留有传统农业的“泥土气”,也蕴藏着现代农业的“科技范”,是寓教于乐、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一粒米”就是一座知识殿堂。南通都市农业公园核心区位于“万顷良田”中间地带,占地面积近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打造都市居民休闲胜地、中小学生科普阵地、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农耕文化生态展示场地。从空中俯瞰,外观似米粒造型的观景台、游客集散中心、稻米原乡馆等设计独特、紧贴农业主题的建筑场馆点缀其间,为“万顷良田”平添几分现代感,吸引都市人走进“一亩田”、了解“一亩田”。
“主城区‘万顷良田’应该成为都市人寄托田园乡愁的世外桃源。”农业公园核心区运营方田园东方投资集团南通公司总经理赵伦介绍,项目一期场馆已于去年5月建成开放,截至目前,举办各类农业科普及农事体验余场,接待亲子家庭游客近10万人次。园区正与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规划建设蝴蝶馆、蚕桑馆、萤火虫馆,植入更多乡野元素,同时配套住宿餐饮、非遗体验项目等,主打亲子研学游等特色文旅产品,今年10月底二期场馆建设全部竣工,全面开放后,预计实现年营收万元。
“主城区‘一亩田’要成为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的示范高地。”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说,坚决贯彻落实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紧盯粮食安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主城区交通、市场、人才、政策等优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把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摆在重要位置,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紧密衔接,推动三产融合,走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崇川实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