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8月15日消息(记者庄滨滨见习记者王纪民)“上车,带你们去本土物种保育区!”8月9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驾驶电瓶车,带着记者行驶在园区道路上。遇到游客拥挤的路段,沈志军会按喇叭提醒游客安全避让,喇叭里传来的长臂猿叫声,响亮而特别。“长臂猿的叫声既特别,又充满了大自然的野趣,不至于惊吓到游客。”沈志军说。
一路行驶,“猿声”不断。抵达本土物种保育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农田生态系统,这里有高粱、丝瓜等常见的农作物,生长过程不使用化肥,以自然落叶、杂草、剩余食物等有机质堆肥为肥料,全部取自于大自然。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行,游客经过一个池塘的立体剖面,水草、游鱼、浮游生物立体化呈现在面前,紧接着湿地、林地两个生态系统也进入视线,穿行其间,让人沉浸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整个保育区都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大到收集雨水的储水罐,小到动物的粪便,都是可循环利用的,我们希望传递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可持续循环的理念。”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一个好的动物园,不是猎奇的娱乐场所,它应该是一个大自然的缩影、写照。”用沈志军的话说,保护生态应该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鱼一虫一鸟做起,从而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自觉。
15年前,沈志军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工作。初到动物园,看到笼子里动物们无助、迷茫的眼神,沈志军心痛不已。如何唤起动物的野性,让动物们释放天性?沈志军说最重要的是尊重、了解动物,因为每个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有独特的价值。为此,沈志军不断学习动物进化史、自然史等知识,根据不同动物生存所需的物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习性,设计适宜的生存环境。
除了模拟动物天然的生存环境,沈志军还倡导动物园从细节方面倡导生态保护。从动物馆舍内的栖架,到道路两旁的扶手等,都取材于大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此外,动物园还倡导工作人员、志愿者手写动物介绍,让游客能在观赏之余,学习更多动物知识。
在红山动物园,很多游客都会发现,这里的动物不怕人,而游客想看动物,要看动物的心情。也因为充满个性的动物,近年来,“划水猴子”“打工猪”等一批网红动物引起了网友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