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地方名单中,南京市榜上有名。
从年成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年升级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再到年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地方名单,6年来,南京文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鲜明,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国字号”金名片如何铸就?这些“硬指标”分数亮眼
此次,南京作为江苏省唯一上榜的城市。面对考评的各项“硬指标”,南京都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南京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3%,连续9年在省对市高质量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99亿元,成功迈过“千亿关”。“十三五”期间,南京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为13.33%,旅游项目投资额位居全省第一,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亿元,旅游市场恢复程度快于全省、全国。
文旅融合激活了南京文旅消费潜力。目前,南京已成功创建秦淮区、江宁区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长江路跻身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此外还有3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年12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成功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势头越发明显。统观年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据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年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0亿元,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40%,同比增长19.3%。
头部企业方阵发展强劲,“领头羊”们一路领跑。全市10家文化企业入选年度“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位居全省第一,4家文化企业入选南京市独角兽企业,34家入选培育独角兽、12家入选瞪羚企业。
政策红包持续“落袋”,强力撬动文旅市场
“花了很少的钱,就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高大上的好戏,太值了!”今年5月17日,市民李小姐带着妈妈在保利大剧院,观看了刘晓庆主演的大型史诗话剧《武则天》。作为南京戏剧节的重头戏之一,该剧是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原价元的票,政府补贴就达到元。
南京保利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说,以前,想看高端演出的南京人往上海、杭州跑,如今,南京都市圈乃至华东地区的戏迷都奔赴南京。
自年起,南京市政府每年持续投入万元用于演出剧目政府补贴,年,又每年追加投入万元用于文旅展陈政府补贴。同时,建立“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南京)智能综合服务平台”,采取直接补贴消费者、积分奖励补贴、绩效奖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将财政文化消费专项资金补贴给文化市场的供给端和消费端。
据不完全统计,政策红包直接拉动演出市场消费比为1:6.5,间接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消费比例超过1:12.1;大量北上广深演出机构进驻南京,聚橙网、南京保利院线等演出机构销售总额、院线排名大幅提升。
为了帮企业找钱“造血”,早在年11月,南京就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方式服务文化企业。在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上,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作为唯一的服务平台,荣获全国“优秀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成果奖”。截至今年4月末,入库企业家,10家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累计发放贷款.06亿元,服务企业批次。
近日,南京市文旅局又印发实施了《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提振文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扶持,聚焦市场主体精准“发力”,文旅企业拍手称快。
科技赋能,升级文旅产业发展引擎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近年来,我市不少旅游企业和景区创新求变,逆势增长,助力疫情防控,促进旅游向品质化转型升级,成为“寒冬”里的一抹亮色。
游客进入景区,红外线自动感应测温,“滴滴”两声,机器扫码瞬时查验入园,既迅速又安全。作为入选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的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近年来上马了智能安检、红外测温、VR虚拟旅游、防疫机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实现景区信息化安全监测,让游客游得放心、舒心。
通过完善在线预约、客流监测、智能导览等功能,目前南京等级景区已经全部实现了预约入园,有序推进文旅场所“多码合一”、数据互联共享。“南京市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应用”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南京的智慧文旅服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我市旅游企业借助科技这双“翅膀”,迎难而上,搏出了一片新天地。南京莫愁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众的旅行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公司坚持“旅游智慧科技+数字智慧营销”的战略定位,迅速加大对南京及周边地区优质度假产品的深度挖掘。近三年来该公司年均营收增长率超%,年实现营业收入成功突破亿元大关。
装上了科技“引擎”后,南京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档加速”,“南京力量”在全国文旅市场越来越亮眼。如“南京大报恩寺景区数字光影技术应用示范”和“白鹭洲公园沉浸式夜游项目”两个项目入选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江苏华博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参与“冲奥”动画《哪吒》制作,南京蓝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美篇”成为现象级社交APP;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升级为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成为全国率先打造的文化科技融合服务平台等。
抓住“风口”,创新文旅业态拉动消费
“在下宁家长子,欢迎各位来为我爹贺寿……”在“宁家老大”等人物的指引下,观众换上古装,在千年古巷熙南里的深宅大院里穿行。年9月,中国首部实景度全沉浸互动演出,同时也是南京首部以本地文化为核心的演出——《南京喜事》上演。全剧共融合活化了云锦、剪纸、白局、灯彩等18种南京非遗文化。在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该剧喜获“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
沉浸产业是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代表了文旅消费升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除了熙南里外,我市众多景区都纷纷探索这一新业态,年8月我市推出的南京首个沉浸式园林实景演出《金陵寻梦夜瞻园》,将传统戏曲、器乐表演、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入亭台楼阁的园林空间之中,带观众梦回红楼幻境;今年3月12日,面积近万平方米、江苏省最大的科幻沉浸式游戏剧场小镇,位于南京旅游集团国展中心神秘的地下世界——《ALPHAVILLE阿尔法镇》开启大门;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在长干故地打造了“长干里潮玩街”,越剧团、京剧团、杂技团将舞台搬进购物中心;夫子庙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风雅秦淮水岸行》之《桨声灯影文都行》;白鹭洲景区让游客与“李白”“刘禹锡”“李香君”等相遇……
“云”上直播、实景光影秀、国风集市……除了沉浸式产业外,近年来,南京文旅产业不断跨界融合,打造新场景,拓展新消费。比如红山森林动物园在年初推出了“Zoo直播”,这是全国首家创建的线上云游动物园,直播到第三期时,各直播平台上的粉丝累计超过了万人次。园博园内打造了大型无边界沉浸式崖壁光影秀《百年石光》,让游客饱览光影奇境。熙南里复原明朝著名的“笪桥灯市”,开辟了“六潮雅集”创意集市,点亮夜经济。“老街变网红”的小西湖景区、以六朝文化为主题的金陵小城等新晋“网红打卡地”接续涌现。南京特色文旅商店、文旅商品研发基地、文旅商品街区建设持续推进,“南京礼道”品牌愈擦愈亮。
产业集聚,“串点成珠”凝聚发展能量
每当华灯初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便迎来了一天当中最繁华热闹的时光,所有游览场所夜间均对外开放,夜间各类演出活动也丰富多彩,身着华美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或搭乘秦淮游船感受桨声灯影,或在秦淮非遗馆里追寻“大明玉玺”的下落,或在秦淮小吃美食街里品尝正宗的老南京风味,或在秦淮河畔的小剧场里感受才子佳人的故事,乐不思归。
秦淮区提供的数据显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总占地面积不过2.94平方公里,年接待游客却已超过万人次,其中夜间接待人次占比达60%以上,年经营收入近42亿元。集聚区持续深耕“夜间经济”,打造集夜游、夜食、夜演、夜娱、夜购、夜宿为一体的夜经济产业链。在去年10月,文旅部发布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长江路一起上榜,成为耀眼的两颗“夜明珠”。
在南京,类似的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文旅街区、产业园区、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如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在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如今,这里已经集聚了国家级艺术大师、文化名家、领军型创意人才余名,走出了12家在新三板、主板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年南京市级以上各类文化产业园区达到个,比年增加个,其中国家级12个。年全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数同比增长72.3%,吸纳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9.8%。乡村旅游也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构建起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康体度假、旅居疗养等业态体系,打造石塘人家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乡村民宿余家,满足游客“自驾、短途、微度假”需求,年接待游客量率先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在它们的强力带动下,南京文旅产业串点成面,连片成景,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促进整个产业提质升级,蓬勃发展。
李子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