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国庆啦,国庆期间,北京的学生们应该大都呆在北京市内,你想好去哪玩了吗?
蝌蚪君觉得北京动物园就是一个好去处。北京动物园有一个小熊猫展区,推荐大家去看看~
小熊猫展区位于北京动物园东区的大熊猫馆、犬科动物区、熊山和狮虎山之间,这也意味着它是一个与这几类动物都有一些联系,又十分独特的物种。
倘若有人问你:“大熊猫的孩子叫什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小大熊猫”。
为什么不能说“小熊猫”呢?因为有另外一种动物就叫这个名字,所以要避免混淆。
大熊猫、小熊猫,它们的名字是如此相近,而且在行为、食性等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它们很容易被认为是“亲戚”,其实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在分类上也不属于同一个科,大熊猫属于熊科(或大熊猫科),而小熊猫则属于浣熊科。
比起“黑白版”的大熊猫,小熊猫则是不折不扣的“彩色版”,长相十分惹人喜爱。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它的头部。它的头显得短而宽,颊部呈圆形。两只耳朵大而直立,边缘为白色,内侧呈黑褐色。眼睛是棕色的,瞳孔为圆形,眼上各有一块白斑,远远看去如同多了两只眼睛一样。
鼻子很短,鼻尖上有黑色颗粒状的皮肤,四周都是乳白色的毛,并一直延伸到两眼中央,就好像戴了一个白色的口罩,似乎它也懂得要符合眼下抗疫的要求。它黑色的上下唇都长有白色的胡须,上唇的更长。整个脸部看上去,简直就像京剧中小丑的脸谱。
再看它的“身材”,胖乎乎的小熊猫,体长在50-60厘米左右,粗看上去外形有点儿像熊又有点儿像家猫,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猫大,这也可能是它名字的由来,跟大熊猫好像关系也不大。
小熊猫身上的长毛十分柔软,长毛下还有厚密的绒毛,全身的体毛主要为棕红色,胸、腹部及四肢为黑褐色。
身后长着一条30-50厘米长、像狼尾一样又粗又长的尾巴,尾毛上还镶着9个红褐色与黄白色相间的环纹,因此又得到一个奇特的俗名——“九节狼”。不过,它跟狼等犬科动物的关系就更远了。
它的整个体色鲜艳而光亮,这种体色在所栖息的景色绚丽纷繁的森林环境中能起到鱼目混珠的效果,因而具有保护色的作用,使敌害难以发现。
另一方面,厚实的皮毛对热的传导能力较低,保温效果好,而且在它的体表还有很多黑色部分,有利于吸收太阳光的热量。这些都是对高寒环境的生活的适应。
在野外,小熊猫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主要在海拔-米之间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丛林之中。
它们通常会结成4-5只的小群活动,夏季多在阴坡有溪流的河谷地带,冬季要转移到向阳的山坡上,但没有冬眠的习性。
在它的肛门附近有一个分泌腺,因此它们常用这个部位摩擦树干、岩石等突起物体,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用来吸引异性或传达信息。
与大熊猫吃得多排得多,而且随地排便的“不良习惯”不同,小熊猫十分爱清洁,总是到一个固定的隐蔽地方去排便。
小熊猫的四肢粗壮,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均具五趾,爪很锐利,具半伸缩性。
脚底下长着厚密的绒毛,在走路时前脚向内弯,与熊类走路的姿势类似,很适合在密林下面湿滑的地面和岩石上行走或奔跑,甚至在攀登冰雪斜坡或树干时也不至于滑落。
别看它平时显得很温顺,很少发出声音,但生气时会发出像猫生气时一样“嘶嘶”的声音,并会吐唾沫,愤怒时则发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我们在动物园参观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行为。
小熊猫的行动非常灵敏,善于攀树,白天大部分时间在树上休息、睡觉,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也喜欢卧在岩石上晒太阳,显得十分悠闲自在。夜晚栖居在溪流附近利用枯树洞或岩石洞所筑成的巢穴中。
小熊猫的嗅觉、听觉和视觉都不算太好,加上性情温和、自卫能力差,因而极易受到豹、云豹、豺和黄喉貂等天敌的伤害。
遇到危险时,它常发出“喔喔”的高声惊叫,然后逃到密林中躲避,万分危急时才会猛咬对方,或者直立起来,用前爪扑打。
它在地面上行动迟缓笨拙,跑得并不算快,只有爬树的本领十分高强,一下子就能爬到很高很细的枝头上去,常常使得一些会爬树的猛兽也奈何不了它。
在野外,小熊猫的觅食活动多在清晨和傍晚,觅食活动之后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休息。
这是由于它跟大熊猫类似,它以竹叶、竹笋多纤维的植物为主要食物,偶尔才能吃到一些昆虫、鸟卵、小鸟、小兽、蜂蜜等,所以必须频繁地休息,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觅食,解决食物营养价值低以及自身消化能力有限的缺点。
小熊猫还喜欢饮水,常在小溪边活动,饮水时用舌头轻轻地舔吸,好像在仔细地品尝清水甘甜的滋味。
它进食常见的姿势为坐下来用前掌将食物握着吃。
同样与大熊猫类似,其前肢的手掌上有一块由腕骨特化出来形成的一个“假拇指”,其功能却和真正的拇指一样,能与其他五个长而分离的趾对握,灵巧地拉扯竹枝,采摘竹叶,并可以抓握着食物。
由于小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所以前臼齿虽未减少,但食肉动物特有的裂齿几乎已丧失切割作用,上下各有2对的臼齿短而宽,上面有亮而粗糙的磨面,以适应磨碎坚硬的竹纤维,另外它还具有强大的咀嚼肌肉和与之相应的骨骼结构,从而提升了咀嚼力。
小熊猫在全国各地较大的动物园中都有展出,其中北京野生动物园、南宁动物园、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等都有很好的丰容,饲养群体也比较大,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它们嬉戏、玩耍的有趣场面。
不过,野生小熊猫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地方的栖息地呈“孤岛”状的狭窄区域,对其繁衍后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现生的近20种浣熊科动物绝大多数都分布于美洲,只有小熊猫分布在亚洲,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保护小熊猫的工作还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让我们为这群小可爱送上一份来自人类的祝福吧!
(本文所有小熊猫的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本文作者:李湘涛,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动物学会理事。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