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雯
图书和读者之间,每年重磅新书1月相见的约定,并未改变。
最近,全国各大出版社如往年一样,纷纷推出“新年第一书”,我们的新年书单就“丰满”了起来。
在手头的新书队列中,可以看到,熟悉的文学大家又出新作,熟悉的话题又有新的探索,熟悉的历史又有新颖的解读。
熟悉的作家,讲不一样的故事
作家王蒙先生又有新作。他的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在这部作品中,王蒙讲述了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施炳炎的人生往事。
《猴儿与少年》王蒙 著 花城出版社
年,青年施炳炎来到北青山区镇罗营乡大核桃树峪村,开启了另一种生活。几十年过去,他遇到的少年侯长友,以及那个聪敏与不幸的小猴儿“三少爷”依旧盘桓于记忆当中。这部作品在对岁月的回溯中,把大时代与人的命运变迁带到今天的读者面前。
王蒙还把自己写入小说。在小说的开篇中,王蒙写道:“二〇二一年,一九三〇年出生的外国文学专家施炳炎老人回忆起他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不同的生活历练。他与小老弟王蒙谈起,他的体验和各种遐思。他相当兴奋。”
整部作品在小说家王蒙和老专家施炳炎的对谈中,奏响了“青春万岁”的回声。
最近,读王蒙的《天下归仁》《王蒙八十自述》,那些字句幽默动感,极为动人;到《猴儿与少年》则直接要笑到肚子疼。
比如——“八十岁耄耋, 译林出版社
《演唱会》艾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亮程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25岁的本巴国度,试图追寻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时间;艾伟以《演唱会》《小偷》《小满》等七个故事展示了短篇小说艺术可以抵达的深度。
熟悉的话题,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从作家塑造的世界再回到我们的现实——AI是挂在我们嘴边一个词,过去是,未来更是。
如果有两位拥有顶尖智慧的名人围绕着“十年后,百年后的世界将变得如何”展开一个最为通俗的对谈,那一定很好看。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日] 山中伸弥,羽生善治 著 丁丁虫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先看两位对谈者:山中伸弥是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羽生善治是日本将棋史上第一个达成七冠王和永世七冠,被誉为最强棋士之一。
他们所身处的行业,正是人工智能大展身手并初现前景的领域,虽然他们的对谈有着深刻扎实的专业实践背景,但他们的讲述方式却是由生活轻松切入。
看看两位说到的一段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的八卦——
羽生:山中教授获奖的那一届,文学奖是哪一位得奖?
山中:莫言先生。他来自中国农村,完全不会说英语,所以带了翻译来。但颁奖仪式上只有本人才能进等候室。那天颁奖仪式没有按时开始,我正感觉奇怪的时候,诺贝尔奖颁奖方的人过来解释说:“国王因为交通拥堵迟到了,所以要晚点开始。”
但莫言先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不会说中文,不知道怎么告诉他,最后只好在苹果笔记本上写了“王様遅刻”几个字,他的回应是“哦哦哦”。(笑)
羽生:厉害。(笑)完全理解了。
借由羽生善治的脚步,我们可以走进山中伸弥的研究室,看到墙上的匾额上写的是:“人间万事塞翁马”——这是一种中国智慧。
既然说到“马”,就跟着一本书去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看一看吧。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朱赢椿 沈志军 主编浦睿文化
湖南文艺出版社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是由朱赢椿与沈志军两位网红人物联手主编。他们一位是艺术家、书籍设计师、图书策划人;另一位是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
毋庸多说,朱赢椿当然是负责这本书的美,而沈志军则要告诉读者“动物园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从饲养员的角度讲述动物园中温馨、有趣又令人难忘的故事,而读者将在这些故事里领悟尊重自然、关爱动物、敬畏生命的重要意义。
“游客来动物园,就是到动物家里来做客,每一位客人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动物的‘人’格。在它睡觉的时候就让它睡觉,吃饭的时候就安静地让它吃饭。对草木花鸟、猛禽小兽都怀有敬畏之心、友爱之情,人们才能不断去发现自然之美。”
这样的理念,让读这本书的人再去动物家做客会换一种视角吧。
熟悉的历史,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对历史的观察,依然是“新年第一书” 吴伟栗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4月10日,德国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法兰克福报》指派,从意大利热亚那港出发,前往中国进行采访。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一直深入到中国腹地。
戈德曼此行所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人物颇多。在烟台,他与原清政府驻欧洲外交官陈季同相遇。这是一位曾在欧洲大力推广中国文化的近代史重要人物。在天津,他采访了清政府的陆军总领、直隶总督荣禄。在北京,他拜访了刚刚下野的李鸿章。
因为这本书,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又有另外一种更为细节的补充。
当然,戈德曼站在当时德国的视角看中国的,难免在表达中有历史局限与个人偏见。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在阅读中要保有自己的判断,不仅是面对这本书,而是所有的书。
同样是对历史的书写,中华书局出版的《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提供了别样解读。
《演而优则士》董铁柱 著 中华书局提起《世说新语》和其中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个性、反抗等标签。本书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需要“观众”看到并广为传播,借助这条路径,以获得更佳的社会性利益,如声誉、地位、官阶等,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
还有一本书《玻璃的世界》,这是一部描述变化的书,主角自然是玻璃,它特别描写了玻璃为何出现,以及人类对于玻璃的应用为何大力加速了变化。
《玻璃的世界》[英]艾伦·麦克法兰 [英]格里·马丁 著管可秾 译 商务印书馆当玻璃拓展了人类视野,推动了光学、天文学、航海、血液学、细菌学传统病的研究及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发展等诸多方面……那么,玻璃不单单是一块玻璃,它还是历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130.html